天气变凉变干如何防疾病保健康?

时间: 2024-11-13 17:00:43 |   作者: 华体体育app官方下载安装苹果

  

天气变凉变干如何防疾病保健康?

  8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处暑即为“出暑”,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即将结束。

  8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米锋说,处暑节气虽然白天炎热,但早晚凉意渐浓,人们开始感受到秋天的变化。处暑后雨量减少,燥气开始生成,有可能会出现皮肤、口鼻干燥等,此时正是润养的好时节。同时,处暑仍处在三伏之中,白天暑热盛行,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容易引发感冒、咳嗽、咽部不适等,应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处暑节气,炎热逐渐消退,秋凉逐渐起来,是寒和热的交替阶段。但是,暑热消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暑热容易把热转化成燥。处暑有可能突然天气很热,俗称“秋老虎”。在暑热过程中,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因为暑热、出汗伤耗脾胃之气。有人喜欢吃寒凉的食品进行消暑,也会造成脾胃受损,再加上秋燥来袭,还有可能会出现呼吸道症状,比如咽干、咽痛等。

  处暑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保护脾胃运化。比如,多吃莲子、芡实、薏米、冬瓜等药食同源的食物,健脾和胃,同时少吃冷饮。“我推荐两个食谱:一是用莲藕炖排骨,莲藕有很多种,湖北一带盛产莲藕,藕是偏凉性的,排骨偏补性的,炖完以后,达到健脾的作用。二是用百合、莲子、老鸭炖汤,也是保护脾胃的。”刘清泉说。

  到了冬天,你家今年腌菜了吗?腌酸豆角、腌黄瓜、腌萝卜条、腌辣椒、腌酸菜……这些“酸辣爽脆”的开胃腌菜,对于许多人而言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下饭菜”。[详细]

  坐,是人类最平常的动作,它在不经意间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片段,然而,俗话说“久坐伤肉,久卧伤气”,当“坐”成为一种长时间的固定姿态,可能给我们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详细]

  “我身体情况非常好,现在已经完全康复,跟没事一样。”魔术师刘谦近日出席第十三届上海国际魔术周时他透露,明年3月至5月将再次启动个人魔术巡演。[详细]

  心疲劳:吃红豆有人会出现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而且特别爱叹气,有时还出现心悸,但检查却没有异常,这可能是心脏疲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详细]

  肺脏位于胸腔内部,覆盖于五脏六腑上方,是人体内很重要的一大器官,它能够最终靠吸入空气,转化空气中所含有的氧气,进而排出二氧化碳,促成人体内的血氧平衡,此外,由于肺与口、鼻相连接[详细]

  老刘最近一段时间总是觉得腰酸背痛,尤其是阴雨天的时候疼的都下不来床。邻居见状推荐他去拔火罐,说是效果很好。[详细]

  经常运动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但有些人总说每天没时间、想运动没场地……总只有少数的运动量。[详细]

  很多人看视频时有“开倍速”的习惯,认为这样做既能节约时机,又能快速掌握全部剧情。[详细]

  12个很火的健康误区,你被套路了吗?生活中,有一些健康伪知识在口口相传下,成了不少人迷信的“养生格言”。[详细]

  脊柱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十大被忽视的健康问题,成了困扰全世界约10亿人的常见病。...

  伴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防晒再次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防晒误区有哪些?如何正确防晒?为此,人民网采访了专家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美容科副主任医师庄淑波。...

  “夜不能寐,痛如火燎”,是很多患过带状疱疹经历网友对疾病的印象。6月15日,“急性带状疱疹”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自6月7日以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9天发布高温预警,全国多地连日高温,藿香正气水又成为许多家庭必备的“防暑良药”。...

  小暑之后不久进入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所谓“热在三伏”,民间也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近期,“罐车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油”这一爆炸性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多条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据新闻媒体报道,国内许多食品类液体和化工液体运输的罐车混用而且不清洗,慢慢的变成了行业惯例。...

  7月12日,国家医保局公布《定点医疗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典型问题清单》(2024版)。...

  2024年巴黎奥运会如火如荼进行中,不少体育迷熬夜观看比赛。电子商务平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巴黎奥运会期间,护肝类保健品销量增长显著,成了很多人夜间观赛的必备品。...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16个“全民健身日”。积极的健身态度固然重要,正确的健身知识也需及时掌握。...

  吃夜宵是餐饮业重要的消费场景之一,夜宵怎么吃才更健康?经营者和消费的人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首先,筑牢食品安全底线

返回列表
To Top